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 天津企业新闻网 > 教育 > 正文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2020-09-04 13:41:44阅读:- 来源:
说话是一件看似简单,但却是饱含智慧的事情,会不会说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亲子关系质量生活中评判一个孩子“好坏”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这个孩子是否听话。不知道外国人是否也以听话与否来评判孩子,至少在我们

说话是一件看似简单,但却是饱含智慧的事情,会不会说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亲子关系质量

生活中评判一个孩子“好坏”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这个孩子是否听话。不知道外国人是否也以听话与否来评判孩子,至少在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传统。这种评判标准既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所谓听话,就是孩子乖乖顺从父母的意志,遵循家长的教诲,也包含了家长控制不得的无奈——大部分家长说到自己孩子不听话时,都很气愤,言外之意是孩子逆反难管,让自己很费劲。但是很少有人自省:孩子不听话,是不是因为家长根本不会说话

说和听,就像空气一样,很自然的被我们认为是最普通、最没技术含量的技能,以至于我们天天都在使用这些技能,但却很少有人重视它,但真实的情况却往往与我们以为的相反——说话和倾听,实际上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话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否和谐,家长说的话能否进入孩子的耳朵,并被孩子吸收、认同,这个过程饱含智慧。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说话”的艺术。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01 沟通和交流:结果才是检验标准

我想这是第一个最有必要澄清的误区,很多人以为沟通很简单,就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对方再根据自己的表达进行回馈,一来二往就算交流。

表面上来看确实如此,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个沟通的先决前提目标性。事实上,除非来一场刻意准备的谈话,否则大部分时候,我们说话只是无意识的自然反应。这会导致一个问题:自己在说话时,我们常常只关心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关注自己想说什么,但却忽略了沟通的目标和结果。

正如很多家长苦口婆心讲了一堆大道理,却换来孩子的不耐烦,这让家长既恼火又挫败。这中间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答案就在于,当你讲那些大道理时,是想“自我表达”——宣泄情绪,满足自己控制不住的表达欲,还是想要让孩子认同你的道理(具备沟通目标)?

这就涉及到了“说话目的”这个话题,一般来说,我们说话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发泄情绪、表达自我,另外一种是实现有效沟通,有一定的目标性

我想大部分家长如果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答案都是后者,但是在事情发生的进行时,但家长实际上表达出来的,却是发泄情绪的自我表达——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其实是自己的表达欲占了上风。

但如果明确的把“孩子能听进去”当做自己说话的目标,我们就势必要动用理性思维——思考“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的话题。

当动用理性思维,而不是被潜意识支配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才具有高效性,因为它附加了思考的智慧

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非常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忽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02 动用理性思维的对话:怎么说,对方才会听?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最需要的是一个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们往往对自我的内心比较观照,比如当别人用强硬语气跟我们说话时,我们会对这种语气十分敏感,非常清晰的知道为什么明明对方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我们却不愿意听。但是当我们与别人对话时,却常常忽视这一点。

扪心自问,你需要什么样的对话方式?喋喋不休的训导?满嘴的否定、批评、挑剔、指责?给你讲一堆大道理,讲道理的过程中顺便把你贬损一顿?见缝插针的训话,路上看见个乞丐也要顺便教导你一句“你不好好努力,将来就像他一样”?

当我们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很轻易的分辨出自己说的哪些话是“招人烦”的,“多余”的,“无效”的。换言之,怎么说,对方才会听?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答案呼之欲出——当你知道什么话是自己不爱听的,自然就知道什么话是容易被听进去的

但是这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难,不少人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却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还是有必要说一说对话的“技术”问题。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03 说话的“技术”

父母和孩子高质量的交流,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元素:

① 高质量的倾听

倾听和说话一样,都是很多人自以为简单,但其实饱含技术的项目。在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中,倾听训练是一项基本功,也是直接影响到和来访者建立深度关系的要素,而在家庭的亲子关系中,高质量的倾听也同样意义非凡。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倾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全神贯注。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却很难,因为人的自我中心,使我们在倾听外界信息的时候,常常会无意识的一边听,一边自由联想。这样,就很难做到全神贯注。

所谓的全神贯注,最核心的一点在于“以对方为中心”——这恰好是与我们平时自我中心的习惯相反。如果我们刻意的注意以对方为中心,则意味着我们的思路是跟随对方走的,我们关注的是对方想表达什么,这样,就有了共情的基础

这一点的原理很简单,但是需要生活中仍需要刻意的练习才能做到,当我们自我觉察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思维经常不知不觉就飘走了,这时候,就需要动用理性,再把它拉回来。提示自己跟着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走。

② 深刻的共情

共情的基础是祛除自我中心,为什么我们共情别人很难,这是因为这一点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共情能力是一个人人格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能力

很多人缺少共情能力,比如对方委屈的哭,ta的本能反应是:哭什么哭,这点小事值得哭吗?当ta内心有这种评判的声音的时候,即使做出共情的行为,也会被对方敏锐的感知这种共情的虚伪。

所以,想要共情对方,在人格层面,需要我们尽可能的祛除自己的评判心、分别心

还以刚才那个例子举例,为什么当看到孩子委屈的哭时,我们不但不能共情对方,反而有时候会觉得厌烦呢?

大部分情况,是对方的哭,激发了我们自己内心不接纳自己的部分——如果一个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小,以弱小为羞耻的话,当看到孩子哭,有示弱的表现时,就会激发ta自己内心当中的创伤,表面上看是ta不能共情孩子,但本质是不接纳自己。

共情能力弱的家长,一般都是在情感上比较压抑的人,这样的人平时对自己真实的情感,尤其是负面的、不令人愉快的情绪和情感,习惯采取回避、隔离的态度,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情感麻木、冷漠的人,所以,这时候,他们即使想要共情孩子,也很难做到。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呢?从大的方面回答,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成长,完成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从具体的方面说,就是要有意识的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尝试从回避这种令自己不快的情感,到有意识的触碰它们。

共情在谈话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表达你对对方情绪和情感的共鸣。比如孩子哭,如果父母的共情能力很强,ta就能分辨孩子此刻的哭是委屈、羞愧、无力感,还是悲伤、遗憾、后悔?当父母能够准确的表达孩子此刻的情绪,孩子就会感觉自己被深刻的共情了,ta就自然而然的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理解、看见的,于是,信任就产生了

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其实不管是能被孩子接受的老师,还是父母,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有双方构建了信任的关系,才会出现对孩子传授“道”的时候,能被对方认可的结果。

所以,共情能力,本质上决定了构建关系深度的能力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③ 正向聚焦

有一次我和我妈聊天,她当时一边跟我聊天,一边看电视剧,所以我发现她的眼睛总是偷瞄电视机,这让我非常恼火,丧失了和她继续沟通的欲望。

事实上,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同时高效的关注两件事,所以,没有全神贯注,自然也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回应。很多家长跟孩子对话的场所过于随便,想说就说——比如正走在马路上,看到孩子的某个行为让自己不爽,于是马上就展开了教导,这会导致沟通效果极大的打折

与此同时,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的聚焦点在正向还是负向,也极大的影响了沟通的结果。比如一个焦虑型或者完美型的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负性事件上,于是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挑剔、指责和抱怨。但是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家长,则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优势、进步、探索的勇气、行为的高效等方面,那他们在沟通时则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正向体验。

很多人对鼓励、积极的理解不够准确,这会带来南辕北辙的结果。比如空洞的夸赞孩子“你很棒”,或者随意孩子做了什么都说一句“你很棒,很厉害”等等,这种夸赞在短期能够激励孩子,但是长期的效果却很差,一是空洞无物的夸赞会让孩子体会到虚假和自我怀疑,二是这种过于频繁的鼓励,会滋生孩子的全能感——即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恰当的做法是,正向聚焦、积极关注。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家长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孩子为这件事做出了多少种尝试、做了哪些努力、产生了哪些正向的体验。何为正向聚焦,可以举一个例子: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做了15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500多次了.”爱迪生却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15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在这个故事里,爱迪生就是一个有正向聚焦能力的人,但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具有的却是负向聚焦能力,眼里总盯着孩子不足的地方——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防御性的思维模式,其背后是深深的恐惧。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你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在沟通中,家长需要注意自己正向聚焦的问题,这种积极的关注,一方面会对孩子的思维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则会让孩子感觉更舒适和放松

所有的改变真正发生,都只能是在舒适、放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那些因为恐惧惩罚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只能短期有效,长期看,势必会产生报复性反弹——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忽然间发现孩子问题重重,学习成绩也大幅下降,他们的疑惑在于:孩子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了?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突变,所有的质变背后,都有长期的量变积累,只不过家长自己不知道罢了。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④ 启发式提问

家长的自我中心和缺乏等待的耐心,会导致他们在谈话过程中特别急于给孩子指明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指导。比如,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家长会马上指导孩子:你怎么不打回去?你有没有告诉老师?等等

随意指导对于孩子的伤害性也非常大,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主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饱含着家长的控制欲

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中,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配角”身份——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和目标,所以,家长其实起到的是一个辅助和引导作用,而不是教导、指挥作用——如果是后者,那么就相当于家长是将军,而孩子是小兵。

家长在谈话中的引导,主要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以下几个问题:

  • 你的感觉是什么?
  •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 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 会有什么不良的结果吗?
  • 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吗?
  • 那这种方式的优势在哪里?劣势是什么?
  • 那如果这件事重新发生,你准备用哪种方法试一试?
  •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试试你的新想法呢?


这些启发式提问,给家长提供了一些思路,即作为家长,我们的作用不是评判孩子的对错,而是启发孩子的思考,并且对孩子的具有建设性的行为、思考方式予以正向关注和鼓励

家长不会说话,孩子怎么会“听话”:心理学深度剖析说话的艺术

04 【写在最后】 对于孩子,到底有没有“特效药“?

以上,讲的是沟通,但内涵却不止沟通,这实际上是父 母与孩子相处,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

大部分家长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但是却很难实际应用,这是源于自身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抑制的能力比较弱,也就是说,大部分之所以难以做到知行合一,源于自己的直觉反应太强了,那些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或者习惯性的行为,常常不经意识化反应的过程,就直接出现了

想要提高自己的行为反应抑制能力,需要长期的、深刻的自我觉察。这不是“教你三招”就能快速解决的问题。觉察,从粗到细,从浅到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觉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才能精准的对症下药。

也许有的人认为这种方式太慢了,而孩子的成长等不及,想找一些快速、高效的方法。对此,我的回答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或者是现在。如果十年前没有栽培一棵树,而现在却非想要吃树上的果子,那除了给自己带来焦虑的情绪和病急乱投医的行为之外,可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大部分孩子“有问题”的家庭,父母都是缺少耐性的,也可以这么说,缺少耐性、总希望一步登天,找到一颗灵丹妙药马上让自己解除痛苦的人,往往会培养出“有问题”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家长需要好好看病。


(正文已经结束)

推荐阅读:上海之声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